BE Pauli.png

BE Shelley.png

概括 Summary

本文介绍了Johan Gielis提出的“超级公式”及其在无线通信天线设计中的应用,作为“蓝色经济”创新之一,旨在激发开源创业、竞争力和就业。全球天线市场预计从2009年的100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133亿美元,其中多频天线需求增长最快。传统天线设计面临视觉污染、辐射风险和能耗高等问题。Johan Gielis通过“超级公式”实现了对任意二维或三维形状的数学建模,并将其应用于新一代超宽带天线的设计。这种基于超级公式的天线不仅尺寸更小、能耗更低,还能使用回收塑料制造,减少对稀有金属的依赖。Genicap公司已成功验证了这种天线的可行性,未来有望大幅减少通信塔数量,提升能源和材料效率。这一创新展示了数学和几何在提升材料与能源效率方面的潜力,符合“蓝色经济”的核心原则。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Johan Gielis's "Super Formul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tenna design as part of "The Blue Economy," aiming to stimulate open-source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veness, and employment. The global antenna market is projected to grow from 100𝑏𝑖𝑙𝑙𝑖𝑜𝑛𝑖𝑛2009𝑡𝑜100billionin2009to133 billion by 2014, with multiband antennas experiencing the fastest growth. Traditional antenna designs face challenges such as visual pollution, radiation risks, and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Johan Gielis's Super Formula enables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any 2D or 3D shape, leading to the design of next-generation ultra-wideband antennas. These antennas are smaller, more energy-efficient, and can be made from recycled plastics, reducing reliance on rare metals. Genicap has validat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se antennas, which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communication towers and improve energy and material efficiency. This innovation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of mathematics and geometry to enhance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ility, aligning with the principles of the Blue Economy.

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Supporting the UNSDG

Untitled

Case 91: Contents | 案例内容

多种语言版本 | More Languages

<aside> 💡

市场

2009年,全球基站天线及固定式室内外天线市场规模达100亿美元,预计到2014年将增长至133亿美元。

其中,军用天线市场增速最为迅猛,市场规模已达1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天线已成为住宅、商业及工业设施中计算机和微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预计到2014年,全球无线通信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22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发达国家市场趋势:每部手机、每台电脑乃至大多数家庭都将配置天线设备,以满足互联网接入和移动通信需求。2010至2011年间,全球无线基站年增长率达17%,而多频段天线市场更是实现了39%的惊人增长。

目前,中国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天线市场。然而,欧洲无线通信系统的升级表明,未来几年西欧地区可能会见证最大的增长。德国的凯仕林集团(Kathrein Group)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天线生产商,拥有6,300名员工和21个生产中心,2010年销售额超过14亿美元。莆田天线公司是莆田集团的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天线生产商,总部位于西安,专注于微波、移动和卫星天线的生产。总部位于班加罗尔的Kavveri是印度领先的竞争对手,每月能够生产100万套高质量天线。

</aside>

<aside> 💡

创新

当前无线通信行业正致力于研发体积更小、性能更强、信号盲区更少的新型天线,同时持续提升传输速率。业界已充分认识到传统天线造成的视觉污染问题,消费者也关注到电磁辐射潜在风险。

目前市面上的标准天线多采用铁板状设计,而法美合资电信设备制造商阿尔卡特朗讯(Alcatel-Lucent)最新推出的立方体微型天线,凭借其精巧体积可轻松隐匿于室内环境。这种微型设计不仅提升了美观度,更实现了数据传输与语音通信性能的显著提升。据阿尔卡特朗讯官方数据,新型天线性能可提升十倍,有效覆盖半径达2-3公里,大幅减少基站部署密度。

随着iPhone等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面临前所未有的数据压力。即便顶级运营商也难以保证100%的通话质量,"掉话"现象已被高端用户默认为常态。天线市场面临的另一重大挑战是不同通信网络间的信号干扰问题。在机场、火车站、会议中心及体育场馆等高密度通信场景下,确保单一运营商的纯净信号传输变得愈发困难。传统解决方案只能通过增强发射功率(即提高能耗)来保证信号质量,而新一代天线设计正着力突破这一技术瓶颈,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延长终端续航时间。

比利时安特卫普的约翰·吉利斯(Johan Gielis)在中学时期便展现出拉丁语与希腊语天赋。取得园艺学学位后,他在Jan Oprins的影响下专注于竹类植物——这种热带温带巨型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开始运用分子标记技术探索竹子生理代谢机制。上世纪90年代初,吉利斯对植物(特别是竹子)的数学建模产生浓厚兴趣。

1994年起,他尝试用数学公式描述自然形态。1997年,他通过创新性数学推导将"拉梅曲线"拓展为现今著名的"超级公式",该成果于2003年首刊于《美国植物学杂志》。迄今已有约200篇学术论文引用或应用了这一被命名为"吉利斯公式"的方程。这项数学突破实现了仅用单一方程即可计算任意二维或三维形态的革命性进展,传统数学难以处理的复杂几何造型,现在仅需六个参数就能精确构建。

</aside>

<aside> 💡

第一笔资金流

超级公式突破了超椭圆和超圆形在对称性上的局限,使得五角星、海星、三角形、玫瑰花瓣乃至各种花卉叶片等复杂形状都能通过单个方程精确描述。

这一数学突破彻底改变了传统几何学的认知框架——从简单的圆球体到悬链曲线,从行星运行轨迹到雪花结晶形态,从星系轮廓到无线电波传播,再到电信网络布局和矿物晶体形成,本质上都是对空间、体积和能量的最优化过程。

基于这一理论突破,约翰·吉利斯团队在迭戈·卡拉泰利博士带领下,开发出具有革命性的新型天线系统。这些天线采用超级公式设计的独特三维结构,生产成本可低至每件0.01欧元,并具有超宽带工作特性。更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可以采用再生塑料制造,完全摆脱了对稀土金属的依赖。这种创新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天线依赖提高发射功率(即增加能耗)来克服信号干扰的工作模式。

新型天线在多个维度实现突破:体积缩小40%的同时辐射效率提升300%,工作带宽扩大2倍以上,且安装部署更为简便。其独特的仿生结构完全突破了现有立方体、铁板或柱状天线的设计范式,通过添加剂制造和3D打印(见案例50)等增材制造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实际测试表明,这种设计可使基站覆盖半径扩大2-3倍,显著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密度,同时将能耗降低40-60%。

这项融合数学、几何与物理学的跨学科创新,不仅验证了超级公式的工程应用价值,更完美诠释了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资源优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金卡团队的研究成果标志着无线通信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更高效、更环保的技术解决方案。

</aside>

<aside> 💡

机遇

超级公式的发现为全球科技创新开辟了广阔平台,其中计算技术领域将受到最为深远的影响。

传统计算机芯片性能的提升一直依赖于材料突破和处理器物理结构的改进,而如今计算速度的革命性突破将源自底层算法的革新——约翰的方程式能够极大简化这些基础算法。在视觉呈现全面转向3D的时代背景下,运用超级公式将复杂图像转换为二进制代码,可使所需带宽降低100至1000倍。这意味着仅通过算法革新就能释放出惊人的计算潜能。这是史上首次出现仅凭数学公式就实现性能数倍提升的技术突破,完全无需依赖材料科学的创新。

</aside>

补充资料 | More Information

补充资料 | More Information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