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Pauli.png

BE Shelley.png

概括 Summary

本文介绍了无痛针的创新,灵感来自蚊子口器的圆锥形设计,作为蓝色经济的一部分。由Okano Kogyo Corporation的Masayuki Okano与Terumo Corporation合作开发,这种针头设计消除了注射时的疼痛,解决了普遍的针头恐惧症问题。与传统圆柱形针头不同,圆锥形设计使药物注射更快且无痛。尽管最初受到质疑,Okano的微冲压生产方法实现了大规模生产,Terumo于2005年推出了Nanopass 33针头。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还鼓励了预防性医疗,特别是对需要频繁注射的糖尿病患者。从圆柱形到圆锥形设计的转变为跨行业的几何和物理创新开辟了新可能性。通过用自然启发的几何设计取代化学或机械解决方案,这一突破符合蓝色经济的原则,展示了自然启发的设计如何解决人类挑战并创造经济机会。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nnovation of painless needles, inspired by the conical shape of a mosquito’s proboscis, as part of the Blue Economy. Developed by Masayuki Okano of Okano Kogyo Corpora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erumo Corporation, this needle design eliminates pain during injections, addressing the widespread issue of needle phobia. Unlike traditional cylindrical needles, the conical shape allows for faster, pain-free administration of medication. Despite initial skepticism, Okano’s micro-stamping production method enabled mass production, with Terumo launching the Nanopass 33 needle in 2005. This innovation not only improves patient comfort but also encourages preventive healthcare, particularly for diabetic patients who require frequent injections. The shift from cylindrical to conical designs opens new possibilities for geometric and physics-based innovations across industries. By replacing chemical or mechanical solutions with natural-inspired geometry, this breakthrough aligns with the Blue Economy’s principles, demonstrating how nature-inspired designs can solve human challenges while creating economic opportunities.

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Supporting the UNSDG

Untitled

Case 38: Contents | 案例内容

多种语言版本 | More Languages

<aside> 💡

市场

带针头的注射器是全球销量最高的医疗器械。年消耗量估计达120亿支,市场价值约25亿美元。

据估算,70%的注射器及针头用于胰岛素注射。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预计从2010年的2.85亿增长至2030年的4.38亿,该市场未来数十年将持续稳定增长。印度以5080万患者成为全球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以4320万紧随其后。除糖尿病激增外,市场扩张还源于一次性注射器的全面普及以消除污染风险。美国市场目前以年消耗60亿支位居全球第一。若中印两国所有患者均被诊断并接受治疗,仅这两个市场每年将需要380亿支针头!

一次性医疗设备广泛使用每年产生约320万吨医疗废物。带针头注射器在数量上是最大品类,但重量占比最小。这些使用过的针头每年造成约100万例人体损伤(且呈上升趋势),构成重大健康风险。这推动了安全系统的开发,使针头在使用后自动回缩。标准一次性针头成本已降至每支0.1美元,超细针头0.25美元,最贵型号可达每支0.4美元。这种高销量且全球标准化的产品使少数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美国BD公司、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及德国贝朗医疗是年产能超20亿支的三大生产商。这些行业巨头通过优化核心业务模式和供应链管理,持续降低单位成本。

</aside>

<aside> 💡

创新

安全针头的推出是十年前的关键突破。全球保险体系已承担了安全技术带来的额外成本。

然而,医疗行业(尤其是医疗器械制造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针头恐惧症"现象。这种医学症状影响全球超10%人口,患者因恐惧而回避医疗。经验法则显示:因针头恐惧拒绝治疗导致的死亡人数远超针头损伤致死人数。

近期创新包括通过微震动钻孔运动或针尖特殊涂层减轻疼痛的振动针头。日本小型金属加工企业冈野工业社长冈野正之始终困惑:为何蚊子能将口器无痛刺入皮肤,甚至在吸血时几乎不引发反应?他与泰尔茂株式会社的团队发现:蚊子口器并非圆柱形(传统针头形状)而是圆锥形。尽管科学家和生产工程师声称锥形会降低注射速度及生产效率,但冈野先生证明两者皆不成立。针头内外锥度设计使药液形成涡流,实现与其他针头同等快速有效的注射。出乎意料(但冈野早有预见)的是,这种针头完全无痛。

该创新基于几何学原理,取代了传统针刺前的局部麻醉。用物理学(锥形几何)替代化学(麻醉剂)或冶金学(涂层技术),是蓝色经济的核心原则之一。此针头直径仅0.2毫米,为市面最纤细型号。某材料科学教授曾断言:如此薄的金属片结合针尖20%的锥度缩减,无法实现量产。但冈野发明了新型生产工艺——在卷制金属前进行微冲压预处理,为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泰尔茂工程师随后设计锥度加工设备完成制造流程,最终产品单价约0.25美元。虽然该医疗器械成本高于普通胰岛素注射系统,但消除疼痛为糖尿病患者及其他需定期注射者带来巨大解脱。

</aside>

<aside> 💡

第一笔资金流

泰尔茂于2005年将Nanopass 33针头投入商业生产并迅速占领市场,树立行业里程碑。

事实上,Nanopass 33可能是单位销量最高的直接受自然界几何设计启发的产品。那些曾质疑蚊子对生命网络贡献的人们不得不承认:通过消除疼痛使全球恐针者接受更有效的预防性医疗,是蚊子馈赠的非凡礼物。正如泰尔茂所验证——这亦是绝佳商机。

</aside>

<aside> 💡

机遇

大规模生产不仅实现产品全球化标准,还强化了简化设计范式。

由于直线型90度角设计被认为更廉价高效,生产工程师鲜少涉足改变角度或线条的复杂形态创新。从圆柱形到圆锥形的转变开启了一个全新世界,为多领域创新提供巨大潜力。被誉为"魔术师"的冈野先生的突破——基于非线性数学的即时原型技术——将创意设计与制造相连接,催生出几何学、数学与物理学结合的创新机遇。泰尔茂在疼痛控制领域的成功只是此轮创新浪潮的首个(而非最终)普及应用。若将此技术与前文案例中的多项突破性工艺结合,其影响将不可估量。

</aside>

补充资料 | More Information

补充资料 | More Information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