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利用食物废弃物生产生物塑料的创新,作为蓝色经济倡议的一部分。全球可生物降解塑料市场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20亿美元,主要受包装、汽车和电子行业需求的推动。然而,传统生物塑料常与玉米等粮食作物竞争,引发了对粮食安全和环境影响的担忧。 日本九州工业技术研究所的Yoshihito Shirai教授开发了一种创新解决方案,利用食物废弃物作为聚乳酸(PLA)生产的原料。这种方法避免了与粮食作物的竞争,减轻了填埋场的压力,并减少了碳排放。Shirai与环境公司EBARA合作,建立了一个小型生产单元,通过简单的发酵过程将餐厅食物废弃物转化为PLA。该模型展示了商业可行性,提供了高利润率和环境效益。它为化石燃料基塑料提供了可持续替代方案,减少了甲烷排放,并为全球本地企业家提供了采用这一环保商业模式的机会。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roduction of bioplastics from food waste as part of the Blue Economy initiative. The global biodegradable plastics market is projected to grow to $12 billion by 2025, driven by demand in packaging, automotive, and electronics sectors. However, traditional bioplastics often compete with food crops like corn, raising concerns about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Professor Yoshihito Shirai from Japan’s Kyu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veloped an innovative solution by using food waste as a raw material for poly-lactic acid (PLA) production. This approach avoids competition with food crops, reduces landfill stress, and lowers carbon emissions. Collaborating with environmental company EBARA, Shirai established a small-scale production unit that converts restaurant food waste into PLA through a simple fermentation process.This model demonstrates commercial viability, offering high profit margin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t provides a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to fossil fuel-based plastics, reduces methane emissions, and creates opportunities for local entrepreneurs worldwide to adopt this eco-friendly business model.
<aside> 💡
全球可降解塑料市场预计将在现今至2015年间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到约60亿美元。若当前趋势持续发展,至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翻一番,达到120亿美元。目前,65%的生物塑料用于食品和饮料包装,而到2025年,预计四分之一的市场将转向利润更高的汽车和电子行业应用领域。生物塑料产业甚至将医疗领域列为核心市场之一,其利润率有望达到一次性塑料杯与餐具利润的10倍。
欧洲生物塑料协会(European Bioplastics)预测其产能将在2007至2011年间增长三倍以上,达到150万吨。预计到2025年,用于生产塑料的石油中将有15%至20%被植物、藻类和细菌等生物来源取代。
根据全球生物塑料生产现状分析,目前大约有500家生产与加工企业。由于该行业具有高增长率与创新性强的特点,成为吸引创业者与投资者的主要领域。正基于此,预计未来十年内,生物塑料相关企业数量将增长十倍,达到5000家。Helmut Kaiser 咨询公司指出,目前全球塑料废弃物的回收率不足3%,相比之下,纸张为30%,金属为35%。尽管许多尝试将废旧塑料转化为袋子与衣物的项目获得了媒体关注,却未能真正缓解塑料垃圾的堆积,更未阻止“塑料岛”在海洋中的形成。
可降解塑料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欢迎,尤其是那些希望将消费行为转向绿色解决方案的人群。然而,生物塑料的生产也正逐渐与农业用地产生竞争。目前生物塑料的主要原料为玉米,这使其与墨西哥的玉米饼、以及日本的玉米片等基本食品形成直接竞争。需求增加与价格上涨,使这些基本食品成本上升。基于此,联合国曾对政策制定者与产业领袖发出警告,指出推动绿色塑料可能威胁粮食安全。在当今世界中,每天仍有超过10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因此,在节省石油资源与提供基本膳食之间,必须重新思考我们的商业模式。
此外,使用生物塑料制成的杯子,在掩埋场缺乏空气与热量的环境中,并不会真正降解,这也凸显出其实际效用的局限性。
</aside>
<aside> 💡
生物塑料原料的获取问题促使科学家与企业重新审视未来的发展策略。NatureWorks是由美国嘉吉公司(Cargill)与日本帝人公司(Teijin)合资的企业,仍主要以玉米淀粉作为生物塑料的原料。这引发了关于转基因玉米(GMO)使用的广泛争议——该类作物已主导美国市场,并正快速渗透欧洲市场,NatureWorks也已宣布将其在欧洲的年产能翻倍,达到14万吨。
然而,这一争议不仅限于转基因技术,还涉及玉米对化肥与除草剂的高依赖性,其所需远高于大豆。
对此,来自日本九州工业大学(KIT)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白井良仁教授(Prof. Yoshihito Shirai)提出了一种简单却富有创新性的替代方案。他观察到,日本餐饮行业每天产生大量食物残渣。随着垃圾填埋场压力加剧与碳排放控制需求上升,白井教授与其团队结合现有技术,开发出一种以食物垃圾中淀粉为原料的聚乳酸(PLA)生产装置。虽然与玉米相比,食物垃圾中的淀粉含量较低,但该方案具有更优的商业可行性与环境效益,尤其是在对比以玉米为原料的PLA时表现更为出色。
</aside>
<aside> 💡
北九州市早期启动了一项餐饮垃圾堆肥计划,以缓解填埋场负担。日本国土狭小,倾倒垃圾的处理费用全球最高之一。通过将餐饮废弃物从填埋系统中转移出来,成功创造出第一条现金流:餐馆仍支付垃圾清运费用,但这笔钱如今由塑料生产企业收取,后者因接收垃圾而获得收益。
在这一模式下,无需再采购高耗水、会破坏地下水层的转基因玉米,白井教授便在日本最大水泵制造商 EBARA 环境公司的协助下建立了第一家工厂。该公司致力于实现“零废弃、零排放”的环保目标。
尽管该工厂的产量远低于主流生物塑料产业中10万吨级的标准生产线,但由于其规模较小,白井教授采用了简易发酵工艺,通过批次发酵方式可在一夜之间生成PLA。虽然其转化率低于玉米,但运输与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成本却远远低于传统方法,且生产规模可根据当地填埋场情况灵活调整。
</aside>
<aside> 💡
白井教授与KIT团队的初衷并非创办一家新兴产业,而是为了验证小规模食物垃圾处理转化为PLA型塑料的技术与商业可行性。即便以日产一吨的规模运营,该工艺依然具备可观的商业价值,因为用于垃圾收集的塑料袋售价是原材料石油价格的十倍以上。如此高的利润率必然会吸引更多市场新进入者。
在这一模式下,化石燃料制塑料袋被替换为以食物垃圾制造的聚合物,不仅不与人类粮食产生竞争,还有效减少因食物腐烂产生的甲烷排放,延长了填埋场的使用寿命。这无疑是一个适合全球创业者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
</aside>